2009-11-30
鞭炮黑作坊童工:凌晨三点起床 一天只挣一元钱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将正在酣睡的广西贺州平桂管理区公会镇杨会村村民们从梦中惊醒,一个非法鞭炮生产点发生爆炸,被全身烧黑、面目全非的小孩被一个个从着火的楼房中抱出来。 “1112” 鞭炮爆炸事故这幕悲剧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留守儿童的权益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希望全社会的爱心人士,全社会的爱心企业都来关注社会留守儿童的生存问题。 [align=center][/align] 曾宪彪坦言,虽然贺州市市政府紧急拨款100万元作为抢救费用,可是这对12个孩子的抢救工作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资金存在着巨大的缺口,抢救过来孩子以后的生活将非常的困难。 凌晨三点起床,广西贺州鞭炮黑作坊童工一天只挣一元钱 (主编:孟庆海 记者:姜龙飞 摄像:樊建恩) 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个数量庞大,但又常常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就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据统计,目前这样的孩子有大约5800万人,其中14岁以下的占到了4000多万人。这些孩子年纪小,父母不在身边,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他们的权益如何维护成了一个社会难题。前不久广西贺州的一起爆炸案就揭开了冰山一角,这起爆炸案是如何发生的?一起来看看。 一炮惊醒数人,十三名儿童生死一线间 11月12日8点左右,广西贺州平桂管理区公会镇杨会村的绝大多数村民正在酣睡,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将他们从梦中惊醒,一个非法鞭炮生产点发生了爆炸,现场一片火海。 广西贺州公会派出所所长叶志锋:“当时火势非常大,里面这是厅,这个是厅,厅里面就还着着火,四个角还着着火,里面那些鞭炮就霹雳啪啦。” 当地派出所的干警随后赶到现场。然而,令派出所的干警惊讶的是,现场有13位伤者都是孩子。一些被全身烧黑、面目全非的小孩被一个个从着火的楼房中抱出来,小孩的哭声、大人的喊叫声响成一片。 受伤儿童家长:“都变样了,都认不出,那个皮都烧光了,没有了。” 叶志锋:“我们跑步过来,过来有些群众,周围的群众也开始抢救小孩。” 记者:“急救?” 叶志锋:“也抢救小孩,把小孩抱出来。” 记者:“在这个事故现场,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已经是一片狼藉,这个楼马上已经要塌陷了,这个地上到处布满了炮筒,这些应该是一盘已经装好火药的烟花,这里我们看到满地都是炮筒,这个房间正是布满了整整一层的炮筒,在现场我们注意到有这样一口钟,我注意到时针指得是7点46分,也就是说这口钟将永远将定格在11月12日7点46分事故发生的那个时间。” 在装配火药的房间里面,记者见到了部分制造炮竹的原材料和工具。据了解,在这个房间内装配好火药之后,再由孩子们安装引信,事故死伤的13名小学生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14岁。其中烧伤面积达90%以上的5人,烧伤面积55%至78%的4人,烧伤面积12%至40%的3人。1名儿童在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于12日22时30分死亡。而烧伤的孩子将经历2到4个星期感染期的生命考验,在感染期内仍然随时有生命危险。 广西贺州市卫生局局长曾宪彪:“病情的情况是这样,现在的11例病例里面,有5例仍然处于危重状态。” 区区三毛钱,舍命为哪般? 鞭炮爆炸事故发生后,当地警方迅速以非法危险物品肇事罪和雇用童工罪立案,犯罪嫌疑人杨万文和谢庆岁先后向警方自首。据了解,事发当时,谢庆岁正在用摩托车装运货物,摩托车发动打火引燃爆竹,酿成了这幕悲剧。 现在我手里拿着的是记者在这个非法鞭炮加工点找到的空炮筒,填上火药之后,再由这十几个孩子们一个个插上引信,就成了可以燃放的鞭炮。我数了一下,像这么一盘至少有1000多个药筒。让人不解的是,这些孩子怎么会变成黑作坊的童工?插完这么一盘药筒,他们又能赚多少打工钱? 广西贺州市植杨小学学生杨小丽:“就是插上点燃纸炮的引线那种。” 记者:“那他会给你多少钱?” 杨小丽:“他是按盘算的。” 记者:“一盘是吧,一盘给多少钱?” 杨小丽:“三毛。” 记者:“一盘三毛是吧?” 杨小丽:“嗯。” 正上六年级的杨小丽曾在那家黑作坊里面打过工,每插好一千多个引信,她能赚到3角钱,上学前的2、3个小时内,她能做好大约3000个引信,可以赚到1元多钱,放假的时候,一天的时间能赚到3元钱左右,工作时间长了,眼睛会很不舒服。 杨小丽:“但是眼睛看的有点酸了。” 杨小丽和其他伤亡的13名孩子一样,都是村里植杨小学的学生,她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曾做过这样的工作,而她们冒着生命危险换来得收入却是为了购买零食和学习用用品。 杨小丽:“买东西吃,买需要的学习用品。” 记者:“比如说呢,都是买什么东西?” 杨小丽:“零食。” 记者:“买零食?” 杨小丽:“还有他们会上街买笔。”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每次下课之后,这里的孩子都会跑到附近的小卖部,购买1角钱左右的各种小零食,这些零食在他们眼里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 记者:“你吃的什么东西?” 学生:“辣,辣,麻辣。” 记者:“麻辣的什么?” 学生:“辣辣。” 不过,由于当地的居民生活贫困,孩子们兜里的零花钱少的可怜,有的孩子兜里没有购买零食的零花钱,她们就只好铤而走险去黑作坊里打工赚钱。而在13位伤亡的孩子里面有7位是六年级的女生,这又是为什么? 广西贺州市植杨小学校长陈小洁:“我听说有些小孩子,可能因为到了青春期,需要有一些自己私人用的东西,又不好跟家里面的人问,所以就可能想用自己的钱吧,自己好支配一下。” 其实就是孩子这些合理的需要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孩子们不惜铤而走险赚取那些可怜的收入。 广西贺州市公安局平桂分局局长叶佐高:“小孩跟着大人过来,跟着大人过来就挣点零花钱,还有个别的小孩是家长叫他们去干的。” 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促使留守儿童走进鞭炮黑作坊? 再来看看看这盘空炮筒,很难想像当别的同龄人在学习和玩耍的时候,杨会村的十几个小孩却挤在杨万文家的小屋子里,一个一个往爆竹上插引信。在经济不发达的贺州农村,一天一块多钱的工钱对几岁十几岁大的孩子来说挺有诱惑力的。不过,他们却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现在爆炸事故中受伤的孩子分别被安置在贺州、桂林、南宁的三家医院。他们的伤情如何?是否能度过危险期?我们的记者赶到了桂林市181医院。 广西贺州市植杨小学校长陈小洁:“他们都是比较困难的家庭,父母到外头打工了,他们在家里头,有些跟着爷爷奶奶,大部分是这样。” 陈小洁告诉记者,杨会村人多地少,经济收入微薄,成年人大多在外打工,出事的这些学生都是自己学校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属于留守儿童,常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为了贴补家用,有的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去黑作坊打工。 受伤儿童家属杨传伟:“小孩不用做什么,她就做一点就是这样子,我也不知道怎样,我叫她不要去的。” 记者:“你原来也知道她去做这个?” 杨传伟:“知道的,叫她不要去了,整天说不听。” 杨传伟的母亲近来一直带着孙女在黑作坊里面做工,他和爱人在贺州市里面打工,母亲照顾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夫妻两人每月的收入很不稳定,老人和孩子打工的收入是为了贴补家用。事故中杨传伟的母亲和孩子全部受了伤,而且伤情较重。事故中还有这样一个家庭,姐姐领着自己的妹妹在黑作坊里面做工。 受伤儿童母亲:“95%,就是还有人的两个脚没有烧着。” 记者:“出事以后这两个女孩,你都见到过吗?” 受伤儿童母亲:“大女儿见过一次,那个小的没见。” 冯岚的二女儿杨欣欣在事故中死亡,记者采访时大女儿杨嘉敏仍在桂林181医院抢救,他和丈夫常年在广东中山打工,不多的收入基本用于家里三个孩子的生活,孩子平时都是由孩子的爷爷奶奶负责。 受伤儿童家长:“因为毕竟我们这地方不是城市,也希望这些孩子能出去打点工,赚点钱,独自生活,现在虽然是还没有分家,过去分家了以后,你们个个都好过一点,每个人都起一点房子。” 记者注意到,平时杨嘉敏三姐妹就是和爷爷奶奶睡在一张床上,孩子们连自己的生活空间都没有,事发之后,死亡的杨欣欣更是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受伤儿童家长:“原来那些东西,出了事后我们就把它丢掉了,有些不吉利的东西我们把它丢掉了。” 记者:“大孩子呢?” 受伤儿童家长:“大孩子的还在里面吧。” 而在属于杨嘉敏不多的东西里面,记者见到了一个笔记本,这个设计精美的笔记本记录了杨嘉敏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记者:“抄的歌词,这是她自己贴得画是吧,剪的树叶,你的女儿应该是很聪明的孩子?” 受伤儿童家长:“是啊,两个都是很聪明的。” 爷爷翻遍了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没有找到两个孩子的照片,只有孩子姑姑的手机里面还能见到孩子的样子。 受伤儿童家长:“这个就是去世的那个。” 记者:“很漂亮的小女孩?” 受伤儿童家长:“是啊,很漂亮,很活泼可爱的。” 记者:“几岁?” 受伤儿童家长:“九岁多吧,这个就是大的,大的也蛮漂亮,也很可爱。” 记者:“没有她单独的一张照片。” 受伤儿童家长:“这个没有。” 可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来的事故,彻底改变了两个花季少女的命运,采访时冯岚唯一的希望就是大女儿能够平安。 受伤儿童母亲:“我现在也没什么,就是希望我那个大的没事,要不然我也不知道怎么过。” 然而,记者在随后桂林181医院采访时了解到,杨嘉敏在11月20日因抢救无效死亡,姊妹两个留在世间的,恐怕就是姑姑手机里面的两张照片了。 两个孩子就这样走了,留给父母亲人的是无尽的伤痛和悔恨。采访中一些受害儿童的父母告诉我们,直到爆炸发生后他们才知道,自己家的孩子原来跑到了这个黑作坊里打工赚零花钱。远离父母的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在农村里到底是怎么长大的? 前面我们看到,在贺州1112鞭炮爆炸事故中伤亡的13名儿童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这幕悲剧再次敲响了警钟,留守儿童的权益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但这确实又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难题。以前很多农民工就告诉过我,他们不是不想把孩子带在身边,可是在外打工收入不高,根本没办法支撑城里的学费、借读费、生活费。没有父母的陪伴,这些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到底是什么样子?到底是什么促使他们走进了鞭炮黑作坊?一起到这次事故中受伤的杨艺华家去看一看。 杨启印和杨启少兄弟两都是植杨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一个班级里学习,午休后,两个孩子结伴回家吃饭。 记者:“这是谁做的?” 广西贺州市植杨小学学生杨启印:“自己做的。” 记者:“你什么时候做的啊?” 杨启印:“今天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