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文章


2017-01-04

天南地北石油人:新年守护大气田

天南地北石油人:新年守护大气田 t1.{cD  
  ,B ;{+zA6  
EXCVe  
 岗位素描 !&Hk)ge  
,R_1Qk$P  
  气田维护班: N!y8Nf  
ca<?k,%  
  他们不论寒冬酷暑,日日奔波在上千平方公里的黄土沟壑,负责作业区内110口气井、387公里管线的巡查和维护任务,每日平安产气140万立方米,平稳输进管线温暖亿万中国百姓。 S$UK7ae.a  
`w~P@h$k;  
  “你自己去食堂吧,我又得上井了!”1月1日17时40分,在井上忙碌了一整天,返回驻地的长庆油田采气二厂作业五区维护班员工祁明强,刚进房间抹了把脸,正要上食堂陪爱人吃新年团圆饭时,接到了上井解堵的通知。 O:+auS  
;Q`D'P2  
  气井开采过程中由于掺有液体,气温一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气井井口或输气管线就会因液体结冰堵塞导致气井停产。在异常寒冷的陕西榆林地区,冬季解堵作业就成了维护班的家常便饭。 #l3"s*V &  
\ iyI&y  
  洲30-29H1井是2016年11月才投产的新井,日配产量高达8万立方米。在单井产量普遍很低的长庆气田,这口井不仅是“宝贝疙瘩”,而且是冬季高峰保供的“猛将”。 V8B9 M\f  
WQw* &\x  
  让气井解堵尽快恢复生产,就是气田冬季保供的大事。祁明强和工友牟亮,顾不上扒拉一口已端上桌的饭菜,立即出门。18时10分,他们来到冻堵的洲30-29H1井井场。 )cg6Z cY  
g#k-#__j  
  处在山巅的洲30-29H1井井场,太阳一下山气温就降到了零下15摄氏度。祁明强和牟亮一个手拿手电筒照明,一个倒阀门,改井口流程,找堵点。由于气温太低,每过两分钟,他们就必须使劲搓搓变得僵硬的双手。到洲30-29H1井彻底解堵后,时针已指向21时。 pwuk0!CO;9  
K_upM-B  
  维护班班长党利平介绍,这很平常。维护班的8名同志一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吃饭都赶不上正点。 AKkzK,a  
,x-SM' F\i  
  作业五区管理的米脂气田,所有井场和输气管线都处在深山沟壑之中,车辆不能直接到达,遇上天阴下雨或冬季暴雪,路况更差。 >? bLDX  
 QgL  
  去年11月25日,地处子洲县苗家坪镇景家村山头的洲16站输气支线发生泄漏。在坡度达50多度的山坡上,维护班员工背扛管线、电焊条和灭火器等抢险物资,推拉着200多公斤的电焊机,一步一滑,实在累得撑不住了,就把鞋子脱下来做“堰木”,稳住电焊机喘口气儿。 sNOHw[y{5  
~ jh;EzW+  
  汗水浸透了棉衣,在头发梢上结了霜,长达3公里的山坡,队员们折腾了两个多小时。膝盖有毛病、平时走路一长疼痛难忍的李亚东,也不甘示弱地牵着绳子拉电焊机。 8O$Y 96Ta  
'<^#=pT[mE  
  看到维护班员工在抢险,景家村的3名村民也跑到抢险现场帮着推电焊机。村民景红军感动地说:“你们都是在石油上干公事的人,但工作得这样辛苦,日子还没有我们农民过得舒服。” H@?Y|-z  
fX" 5 Cz@  
  每年冬季,都是维护班员工最忙、最累的时候。去年11月下旬,一场大雪让作业区40多公里的山路受阻。维护班员工连续几天起早贪黑上井扫雪。几天过去了,每天上井都从老家门口经过的党利平,将上井路上的积雪清理得干干净净,而他家门口的积雪却没动一帚把。 F^ B866  
7\lGZ~  
  “从作业区到党利平家充其量40公里路,好几个站就在党利平的老家周围。”作业五区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季伟说,“这样的情况下,党利平两三个月回不了家是常事。” lHQ6d 9 ]  
SZakh3  
  通过季伟办公室墙上挂的开发图,记者了解到,作业五区南北跨距长达500多公里,有集气站、清管站12座、气井111口、输气管线387.46公里。 DdOTINn  
}Uzru6e  
  2016年,维护班员工平均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守在现场,努力将气田非生产时间降到最低。 Q[\yjcI  
作者:  杨文礼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945)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