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缝纫机 韩梅 h0@8Y{5
在房间角落里,有一台闲置已久的缝纫机,丈夫曾几次要当废品给处理了,都被我挽留下来。我轻轻揭开布满灰尘的机罩,掀开折叠盖板,缝纫机头静静地躺在机箱里,好多配件并没有想象中斑驳锈蚀,而是干净油亮,色彩艳丽的“蝴蝶”图案,栩栩如生,我拎起机头与放置好的折叠板轻轻重合在一起,坐下来用手转动皮带圆盘,双脚配合着有节奏的按压踏板,缝纫机急促地“哒哒哒哒……”空响起来,那种尘封已久的熟悉的味道飘然而至…… \je4b(
十七岁那年,退学后在家无事可做,便去了城里拜表嫂为师,学习裁剪缝纫技术。当时裁缝是一个很“吃香”的行业,在人们心目中是个能保住一辈子饭碗的手艺,特别是在我们家乡,还不像现在满大街的时装店,人们大多习惯扯布加工衣服,那时的缝纫店生意非常红火。 ..-klCLQD
师傅的缝纫店就在她居住的小区门口,一间大约二十平米的门面,里面悬挂着各种成品衣和布料,缝纫机、锁边机、工作台占据了店铺半个空间,当年三十多岁的师傅在那个地段,可是一位画样打版、飞针走线、手法娴熟的好裁缝,一年到头,店里待做的布料都多得堆成山。
4
HI(
师傅先从最简单的锁扣眼、钉扣子教起,每天还让我用碎布拼接鞋垫,为的是一点点积累手工和缝纫技巧。然后再逐步学量、剪、缝、熨。用师傅的话说,衣服是三分裁七分缝,衣服美观的差距主要在做工上。也没啥诀窍,靠的是勤学苦练,耐心和严谨。师傅常常叮嘱,裁缝量体裁衣面对的是众多的顾客,一人难称百人意,每件衣服都是独一无二的,只属于它的主人,万不可三心二意,每一次下剪子,每一次起针,都要精准,多一寸则会浪费,少一寸则无法成衣……等等。在师傅耐心的指导下,我的缝纫技术日益见长,兴趣也越来越浓,还从中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jv&H |